close

經濟書坊/搞清楚…重點不是你....轉貼經濟日報(有感)  

2015-01-19 03:21:32 經濟日報唐尼.艾伯斯坦(Donny Ebenstein)

在商場上,很少人能夠做到完全的獨立作業。大部分的時候,個體都只是團隊或組織的一部分,他們必須扮演組織內的角色。

有的時候,衝突引發的緊繃態勢與雙方的個性無關。個體在體制中所扮演的角色才是造成發生衝突的原因,而非兩人的特定性格。

學會辨識體制製造衝突的原因,並且學會應付這些衝突的技巧,是調整心態與改變觀點的關鍵。

體制衝突與角色有關,當我們身為體制中的一分子,就很難把它看清。因此,我們會把別人的行為當作是衝著自己而來。我們忽視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,認為他們的行為代表的就是他們的為人。

當然,我也不例外。

許多年前,我在曼哈頓的時候,被徵召履行陪審團的義務。我準時地在早上9時抵達法院,衷心希望自己不會被選上,如此一來我就能在一兩天後回到家。

當時,我進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房間裡,裡面有好幾百人在等候。我對於遴選的過程有很多疑問,我看到門口附近有個辦公桌,那裡有名員工似乎是詢問這些問題的好對象。

我走上前去,開始跟她說話,但她就是不肯回答我的問題,也不肯與我有任何的互動。

她甚至連看都不看我一眼,只是給了我一張表格,然後對我說,「幾分鐘後我會說明。」

她的反應讓我沮喪且憤怒。我被迫放下原本的生活,困在這個我繳稅支持其運作的司法體系裡已經三天,而這名員工卻連回答我的問題都不肯。

她在915分開始向大家解說,這個時候大部分接到陪審團徵召的人都到了。

然而,在這15五分鐘裡,有好多等候遴選的人走上前去提問,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和我的一樣。而每一次,那名員工的回答也都一樣:「幾分鐘後我會說明。」

當我終於聽到說明(非常長且詳盡)之後,我才明白那名員工為何當時拒絕回答我。

她的說明內容回答了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資訊,它涵蓋了所有想像得到的問題。

我不再對那名員工的行為感到沮喪或不快。

接下來,我反省了起初的怒氣以及後來的心情轉折。我發現自己一開始把那名員工的行為當作是衝著我來的,並且把它解讀為粗魯。

事實上,她的行為根本不是針對我。我與那名員工的互動是體制下的產物。因為,比起分別和每個人對話,這樣做比較有效率。

(本文取材自《黑道想學白道在用的最強溝通術》,今周刊出版)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[后記]

〇文/傅安國

溝通的確是門很重要的必習功課.學好它,自然暢行應行路而無阻.

見人說人話,見阿飄說阿飄話,不與夏蟲語冰.秀才不與兵爭理.皆是溝通的技巧,要不要學在你,當然,事成不成的高低機率.也在於你的學與不學裡,有了標準答案.

arrow
arrow

    傅安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