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|
||
多部中國大陸戲劇、綜藝節目在台灣各頻道陸續播出,成為大家期盼焦點;另一方面,台灣娛樂圈也面臨人才外流、新人不能銜接的問題。這些問題對台灣電視製作業、頻道業者都造成衝擊,但這其實是很好的轉機,業者應該共同思考怎麼樣逆轉勝。 台灣的電視節目應該減少談話性節目,同時增加音樂性娛樂節目。現在的音樂性節目幾乎都以歌曲的語言來區分,例如原民台、客家台都有各自的歌唱節目。但對整個流行音樂產業來說,所謂的音樂性娛樂節目其實有不一樣的意涵。 以前的歌唱表演節目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歌手,像是電音舞曲、實力派、演歌等,幫台灣流行音樂培養各種不同類型的歌手。可是現在有越來越多不能唱Live的歌手,影響固有的歌唱表演節目生存,也使得觀眾看不到歌手真正實力。 2000年之後,台灣沒有出現新的、比較厲害的、被肯定的偶像級人物。我認為,問題出在沒有好的歌唱表演節目可供歌手展演;同時,沒有好的歌唱表演節目也等同沒有培養人才的溫床。 其實選秀節目只是第一階段,在我們挖掘素人後,經過音樂、經紀公司的包裝、再造,第二階段是出唱片,這時就需要有表演的機會。像韓國娛樂產業就擁有很完整的產業鏈,從素人的選秀節目一直到大型音樂節目都有,所以他的文創脈絡是清楚的。 每當我們談到這,就有人反駁「為何不發展獨立音樂」?大家好像把流行音樂當成沒有格調,彷彿只有推動獨立音樂才是文創;這樣的意識形態反而讓整個產業一直僵在這裡。我覺得,不論是流行音樂或是獨立音樂,都應該被含括在這樣的音樂性節目當中。 過去有音樂公司在文化部補助下,製作獨立音樂的節目。但這些節目在缺少專業電視製作團隊的輔助下,不能做成一般觀眾所能接受的內容,很少能引起話題。 我認為,政府真正該做的是「創造指標」。主流公司本身已經有流行音樂產業的知識,政府可以補助他們,讓這些公司創造出流行音樂、偶像的指標。未來,也可以將這些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音樂類型的節目當中,自然可以留住人才。 (友松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薛聖棻口述) |
全文網址: 財經觀點/娛樂產業如何留人才 | 產業綜合 | 財經產業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FINANCE/FIN9/%E8%B2%A1%E7%B6%93%E8%A7%80%E9%BB%9E%EF%BC%8F%E5%A8%9B%E6%A8%82%E7%94%A2%E6%A5%AD%E5%A6%82%E4%BD%95%E7%95%99%E4%BA%BA%E6%89%8D-8502063.shtml#ixzz2u72gKwzw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〔后記〕
○文/傅安國
留人才?溫床?
人才是所有產業達成績效的主要資產。溫床則是培育出人才的企業。
塑造一個溫床,企業主得有完善的職涯規劃如升遷、入股、智能成長學習;福利措施如薪給、獎金、保險、休閒育樂、家庭的協助照顧(育幼、獎學金....)及員工家庭成員的連帶關注如家庭急難救助、婚喪喜慶等。
溫床可以依企業經營遠景階段性建置。人才會依此熟成程度別陸續進駐。在這過程中,績效評估、KPI追蹤....等策略應用,則是讓人才績效穩定化或極大化的配套,此端若輕忽,溫床無法有一定的暖度,人才亦無法確實優化!
以上,經營者不可丟三落四或輕重拿捏亂序。達標,始有hold的機會點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