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09月18日工商時報
傅安國
近期食安事件頻傳。讓台灣陷入消費者和經營者人心惶惶,也牽動外貿市場。如何安撫和挽回消費者的心,走出經營低谷,力戰所有可能淺藏的經營危機,是許多經營者的重要課題。
麥肯錫資深顧問達斯壯(Petrer Dehlstrom)與艾德曼(David Quarterly)在《麥肯錫季刊》(Mclinsey Quarterly)提出,消費者的需求主要呈現在4個面向,或許可以從這4點來著手:
1.現在(Now)
消費者現在最擔心的只是地溝油的問題嗎?還是所有「食」不安穩的潛在未爆問題?經營者該如何和現在的他們互動?解決之道比如:包裝材料、環境清潔衛生。
2.我可以(Can I)
消費者會希望透過哪些有價值的可參考運用的資訊,化解心中食的疑慮,進而消除平日工作(身心靈)壓力,獲取有趣、新鮮新奇的活動訊息或體驗。解決之道比如:產地來源明述、開放廚房觀摩、產品DIY教學。
3.為我(For me)
消費者會期望企業已經擁有的個人資料(情資),如何轉換為真正了解他們的強烈特殊需求,或是根據個人需求,能為他們提供絕對客製化的消費體驗。解決之道比如:退換取貨流程、補償價差服務設計。
4.簡潔(Simple)
大多數消費者會希望B2C(Business to Customer)之間的互動方程式,是簡單乾脆、不擾民的。這類期待上的種種滿足、及時提供,將大大地影響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觀感。據研究,這類感觀會影響至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做出最後買單的決定,剩餘考量因素才會是價格。銷售顧問荷姆斯(Chet Holmes)表示:「我終於知道,成為空手道大師的關鍵,不在於學會4千個招式,而在於能持續反覆地練習少數幾個招式4千遍。」
怨懟與埋怨都無法解決已發生的問題,好好掌握以上4面向並熟悉操控管理,走過經營低谷。(本文作者為經濟部創業圓夢計劃創業輔導顧問)
[文章來源~工商時報官網]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918000330-260207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