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 杜書伍 2014年03月18日
「消化系統」是決定我們人體吸收營養是否完善的生理機制;而「腦消化系統」是我們吸收知識能否充分理解、內化而活用,非常關鍵的機制。
深度觀察,絕大部分人的「腦消化系統」功能是不佳的,導致在傳播工具發達、知識隨處可得的情況下,即便很努力積極的學習,效益卻遠不如預期的理想。
「腦消化系統」是一個「處理」知識過程,處理的過程是否完整、徹底,決定了吸收的品質,以及最終能否運用並產生成效。歸納「腦消化系統」的不良、不完整,有下列現象與層次:
1.只是「讀過」卻不理解
只記憶到表面的字意,以為字意就是意涵、內涵就結束,而繼續去進行其他的知識吸收。這種情況下是讀了很多,但都不完全理解;只有一知半解,當然用不出來(沒有效果),甚至還會誤用。
2.有理解但未「充分理解」
理解了字意的意涵,但只是純邏輯、學理的理解,而沒有納入實務經驗,或週遭人事物現象來幫助理解。使得那觀念知識只停留在虛幻的理解,需要用時還是不會用或用不出來!
3.充分理解但未深度扣連
雖然有充分實務的理解,但與工作、生活的事務沒有深度的扣連,即便學到了並儲存在腦海,卻只是一個孤立的知識;當工作或生活上需要用到這個知識時,並不會被「聯想」到而拿出來運用。形同學富五車但是束之高閣,用不出來等於沒有學到,非常可惜。
大家要切記:知識本身沒有價值,是被運用而產生的結果,才是知識的價值。所以,不能用出來就不能產生結果,跟沒有知識是一樣的沒有價值。
這些消化不良、消化不全、連結不充份的狀況,大部分是學習吸收的習慣使然。
因此,檢視一下自己的習慣,是否真正的完整「處理」整個知識消化吸收的過程。若是消化吸收完整,但是未深度扣連者,更要特別留意吸收過程中刻意與工作、生活的扣連,連結得越多,以後被用出來的機會就越多,學習的價值就越高,甚至會有數倍的乘數效果。
重新認知大腦消化學習知識的完整過程,改變不良的習慣並養成新的習慣,使得你的「腦消化系統」是健康的,讓努力學習能獲得效益。否則,都是白費工夫,而且即使努力學,最終還是不如人!
(本文作者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﹝后記﹞
○文/傅安國
知識本身沒有價值,是被運用而產生的結果,才是知識的價值.
小編常說的~有看沒到等於沒看到,有想沒做等於沒想過......所以,學習也好,表現也是,都必須看到~看完整~看進去,聽~聽到,聽完整,聽進去,做~做好,做完整,做精進.
學習的成效非一夕可成,只有全面啟動自我的心動能,確時"由始至成"....不求唬弄自己,不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我安慰.
如此,學習知識才有其價值產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