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|
||
擁有一流的方向盤操作技巧,並不保證就能完美地駕馭一台車。因為駕駛者除了要對眼前的路況做出反應,還要了解行駛速度、油耗情況、引擎轉速、溫度等狀況,也就是透過「儀表板(dashboard)」才能掌握全局。 換句話說,那些成績斐然的選手不只四肢發達,頭腦也要不簡單才行。 同樣的道理,一流的銷售技巧也不等同於合格的業務管理能力。業務人員對銷售機會(sales leads)、業績目標、客戶專案的管理,業務主管對部門目標、跨部門整合、銷售策略的規劃與執行,才是業務管理能力完整的呈現。 不管是第一線業務員還是業務主管,「管理報表」就是個人或團隊的儀表板,稱之為管理的中樞神經或腦袋一點也不為過。 它主要的功能有二。 第一,顯示「現況」與「目標」的差距。此處的目標包括短期、長期目標,也包括個人、團隊目標,以及量化、非量化目標(例如:重要專案的進度與成效等)。 在績效導向的業務團隊,現況距離目標有多遠或多近,應該要成為經常被討論、檢視的話題,設計一個「目標導向」的儀表板便格外重要。 第二,只看「結果」的團隊,很可能只在期初與期末發生激勵作用,有好的「過程管理」才能確保長期、持續的管理效能。 過程管理的指標包括:潛在客戶接觸數、報價成交率、訂單毛利率、應收帳款逾期比率等。管理報表要能看出「過程」的品質與速度,才有辦法及時修正銷售活動的執行,或是提供進一步制定高階策略的參考。 銷售(selling)從表面看來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行為,事實上它是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礎。口才好壞是業務人員表層的競爭力,管理思維才是更上層樓的關鍵;就像企業推出的產品是不是有漂亮包裝、吸引人的訂價也僅是表層的競爭力,行銷策略的靈活應變、銷售策略的落實執行才是關鍵。 下次當我們看見頂尖的賽車選手,別忘了他們強健的肌肉、高人一等的視力只是一部分的個人條件,就像「銷售技巧」一樣;選手的及時應變、策略性思考,進而到後勤團隊的整體實力,才成就了最終的贏家,而那也稱之為「管理能力」。 (作者是管理顧問,本專欄每周四刊登) 【2014/11/20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 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[后記]
〇文/傅安國
單有"管理能力"在品牌經營中仍是不足,因為還有其頂頭上司~"領導能力"的必需擁有,必需善用.
領導是指~確定所做的事是否做對?(do the riht things).
當要解決問題時所思的策產出後?這個策就是領導.而如何將策做好,那就是"管理"(do the things right).
有的經營者很會管理卻不太會(或不習慣)領導.因此形成了"總是自己很累很忙",而團隊成員卻看似很忙其實不知忙啥(就是瞎忙)的情況.數時數月數年過去了,品牌力不是持平就是衰退, 這現象當然也算是準消費者已然放棄該品牌的現實寫照.
回顧即將畫下句點的14年,你是否有以上深深的感觸?若有,請趕緊打起精神,找出對的方法和人,在15年裡,Reset領導和管理上的盲和忙的對錯糾結.
讓真正該忙的人(成員)去忙對的事,而非盲的事.讓真正該去確定所做的事情是否做對的~你,好好地去確定吧.